沙丘与维伦纽瓦

当我打算观看《边境杀手》的时候,我以为这是一部不那么爆米花的动作电影。作为金棕榈奖的提名电影,我还是很惊讶电影的题材。但当乔什·布洛林说出残忍的真相,我才明白这是另一种电影。

极为熟悉的风格,我想我一定还看过导演其他的电影。

2024年4月刊的《看电影》专门介绍了丹尼斯·维伦纽瓦导演 ,我这才幡然发现《降临》和《沙丘》里那熟悉的感觉。维伦纽瓦导演出生于1967年,但他执导的电影长片并不多。了解了他的职业经历,我忽然想到了自己的职业生涯。从最初的尝试,然后找到自我走向正轨,然后走到更好的平台证明自己,然后有计划的迈向新的更好的预期里的未来。如果维伦纽瓦没有成为如今的大导演,大概也就没有人去解读他曾经拍摄过的短片。

我看过的第一部维拉纽瓦导演的电影是《降临》,彼时的我阅读过很多硬科幻作品,正是对硬科幻作品充满热爱的时候。维拉纽瓦作为导演的心始终在科幻,他始终在寻找一个非常具体,非常特别的故事进入科幻这个类型。于是,维拉纽瓦导演在好莱坞的第一部科幻作品诞生了。 作为一部关于外来文明的科幻电影,《降临》是异类的,它太安静了,没有人类与外星人的大战,只有一艘静静悬在地球上空的巨大飞船。就是这样一部“生不逢时”的科幻作品,在全球收获了2亿美元的票房,并且在颁奖季也是一路斩获提名,获得非常高的口碑。

命运就像宇宙,永远充满未知。

故事发生在冷峻的森林里,维拉纽瓦的科幻电影肃穆,辽阔,荒凉,一片薄雾。七肢桶外星人居高临下,俯视人类。人类在画面的边缘,站在七肢桶的脚下,身后被黑暗包围,站在巨型玻璃的面前,又犹如自然博物馆里的小学生。维拉纽瓦的科幻电影,几乎都是使用了暗淡和低饱和度的色调,沉闷并且寒冷的未来感,雾蒙蒙的阴郁。而在一片阴冷的色调下,维拉纽瓦又会使用显眼的亮色来打破基调的稳定,比如《降临》里橘色的防护服,《银翼杀手2049》里亮黄色的灯光为科幻电影提供了卓越的色彩搭配。

《降临》的原作原本是一个中等篇幅,偏灵性思索的科幻小说。维拉纽瓦进行了非常成功的改编,扎实的展现了人类与七肢桶外星生命的接触,极为细腻和真实的表现了地球军事化的反应。人类在巨大的外星生物面前,无论多么渺小。多么惊慌失措,依然积极主动的去解码沟通信息,充满了正面价值。

和诺兰导演更愿意原创剧本不一样,维拉纽瓦导演更擅长于改编,并且会组建专门的改编团队进行剧本的建构工作。强悍的女性角色和细腻的女性视角,在导演的作品里占据了非常重要的篇幅。《降临》里,维拉纽瓦出色的刻画了一位女性语言学家,让杰瑞米·雷纳饰演的物理学家逊色很多。而在《沙丘》电影里,在原著中篇幅不多的杰西卡夫人则被赋予了更多自然,人以及神秘的力量,成功支撑起了整个故事,成为不逊于甜茶的最重要的角色。更不用说《边境杀手》中英姿飒爽的艾米莉·布朗特。对于《边境杀手》,不得不提到极为出彩的贩毒地道戏。全副武装的士兵,趁着夜色进入了通往墨西哥的贩毒地道,背后橘黄色的晚霞逐渐消失,夜幕与黑暗的地平线逐渐融为一体,而地道里的战斗则使用了夜视仪的视角,把观众一下子带入士兵的视角,变成了近乎游戏一般的质感,画面鬼魅。

维拉纽瓦导演在《沙丘》之后的拍摄计划是《与拉玛相会》,在我看来几乎是顺利成章,甚至是预料之中。原著的作者阿瑟·克拉克是硬科幻的大神,他的作品在科学技术层面相当硬核,展示的是一种扎实的想象力。“拉玛”这个圆柱形的未知行星,实在是太适合维拉纽瓦导演去展现了,而《与拉玛相会》可以理解为《降临》的升级。作为一个科幻爱好者,充满了期待,就像期待新版《沙丘》一样。

维拉纽瓦导演的心一直在科幻,或者更具体一些,那就是《沙丘》。对于梦想中要拍摄的电影是什么?他的回答始终如一,那就是沙丘,直至他实现了自己的梦。

宗教几乎贯穿了欧美甚至整个世界的文化体系,在我阅读过的欧美科幻作品里,宗教和政治的内容占据了大量的篇幅,甚至很多科幻作品直接以宗教为主题。在很多已经进入外星殖民阶段的科幻作品里,却都采用了封建帝国形式作为政治的解决方案。所以其实大多数的科幻,实质上只是换了一层外衣,讲的还是我们自己的现世,尤其是被称为太空歌剧的作品。曾经花了非常长的时间,读完了由科幻世界出品的《沙丘》三部曲。这部Frank Herbert 创作于60与70年代的一致延续到2007年,更接近于权力版的《星球大战》,或者是宇宙版的《权力的游戏》,虽然后两者都要晚于《沙丘》,而作品里的各种元素源于现实,又远远超越现实。这部规模宏大的科幻巨著讲述了巨型生物(沙虫),政治(皇帝)与宗教主题 (姐妹会),殖民主义与战争(空间宇航工会),环境(沙丘与蒸馏服),预知未来,异能力(门塔特)与成瘾(香料)等诸多议题,故事线纷繁复杂,视觉化极为复杂。历来《沙丘》的影视改编都很难让人满意,所以读完小说后,我还是忍住了没有去观看任何影视作品,1984年大卫·林奇的版本失败到导演都不愿署名。直到等到了新的特效时代和维拉纽瓦导演。

借助于发达的影视特效,原著中恢弘的场景得以实现,巨大的沙虫,一望无垠的沙丘,庞大的建筑(官邸,空港,香料仓)都得到了极大的展现。作为色彩氛围与场景展现的高手,维拉纽瓦导演极为出色的完成了故事背景的搭建。哈科南的出场总是与黑暗相伴,空间氛围充满了强烈的压迫感;菲德罗萨的出场则是反差强烈的黑白摄影,把病态烘托了极致;萨多卡军团的阵列,密集而有序,散发出战争机器的冰冷和统治者的权力,极具压迫感;而厄崔迪家族在母星的官邸则更加具有生活气息,并不是单一的线条和巨大的石块筑起的冰冷空间,而是使用了更多的窗户,石雕,更多的家具,摆设,有自然光照进室内。

虽然特效让很多曾经无法展现的场景得以实现,但是维拉纽瓦导演当然不想特效盖过故事本身。 这部充满权术与背叛,恐惧与仇恨,希望与梦想的科幻巨作里,几乎都是围绕着主要角色让观众感知的流动,虽然电影的节奏不快,但是因为大量跟随主角移动的镜头,使观众和主角的视角有了更多连接,通过主角的视角感知时间的缓慢流动。

在维拉纽瓦导演的作品里,配乐也是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。维拉纽瓦和冰岛的音乐人Jóhann Jóhannsson 合作了《囚徒》,《边境杀手》和《降临》。Jóhann并不是单纯的配乐者,从独立摇滚乐队的吉他手开始了自己的音乐生涯,他有着多重的身份,经常为剧院,舞蹈,电视电影创作音乐,他非常擅长使用实验音乐与极简音乐为影视配乐。在为《降临》制作的电影配乐里, Jóhann使用钢琴或铜管乐器发出的持续的低音, 持续地向观众输出隐隐的紧张感 , 配乐趋向于简洁,达到不浓墨重彩而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,却又不悄无声息而没了存在感。而演奏又是会使用一些非常规的方式来进行。 “几乎像音效一样,很突然,很厚重,很惊悚。”

遗憾的是Jóhann在2018年离世,年仅48岁。后面的作品《银翼杀手2049》和《沙丘》,维拉纽瓦导演则是和Hans Zimmer合作,不知道和Jóhann的离世是不是有关系。Hans Zimmer是更为著名的电影配乐家,因为与诺兰导演的合作,早早声明在外,为诸多口碑大片与商业大片配乐。Hans同样是一位擅长实验音乐的大家,除了使用传统的古典音乐,创作出大场面的音乐,也擅长于打破传统,用各种奇奇怪怪的工具和声音制作出来的音乐,来配合电影的场景与情节,它们也许不会悦耳,“啊,原来还可以这样搞”。在《沙丘》里,Hans的配乐完美了诠释了阴沉并且暗黑的沙丘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