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总有人说,黄山归来不看岳。黄山归来之后,我曾经计划三山五岳,但是去了泰山之后,明白了黄山归来不看岳说法的原因,在同类型的山体里,黄山几乎把所有的景色集齐,衬托得其他的山黯然失色。
但很少会有人把张家界与其他名山大川做比较。这一次利用公司去长沙的机会,花了一天的时间去了张家界,感受了武陵源,才有了了解。张家界作为一个地名,区域内有不同的景色,而这儿的山完全是另一种类型。
第一天晚上,我住在了武陵源景区的门口。大大出乎我意料的是,这里商业齐全,类似小镇的街区里,各种门店一应齐全,甚至可以用繁华来形容,交通也极为便利。这和我以往印象中,以山为主要景点的景区,通常交通住宿餐饮都非常不便并普遍昂贵的印象完全相反。和网约车司机聊天时,师傅也非常的骄傲自己家乡的建设,他说,如果不是因为疫情的影响,这里会很好。在这个以旅游的主业的地方,在那三年里,度过了一个极其艰难的阶段。

因为只有一天的时间,我只选择了武陵源一个代表性的景区。考虑到武陵源景区的门票,游客可以使用4天,严格上来说并不算昂贵,但是如果要使用电梯索道这些设施,对于游客来说,价格要远远高于大多数的景区。再加上武陵源几个区域的景色相似度较高,4天的游览时间也太过于奢侈,张家界的门票价格一直被诟病。张家界旅游变化后,原本套票范围内的景点进行了拆分,天门山和大峡谷变成了单独的景区,这也大大增加了专程来张家界游客的支出。虽然我一个人在武陵源的花费并不算高,体验也非常好,对于价格没有太多的异议,但细细算下来,对于很多人来说,确实价格不菲。
事实上,武陵源本身就是个非常大的景区,大致可以分成天子山,杨家界,袁家界,黄石寨和金鞭溪几个部分。因为只有一天的时间,当天还要返回长沙,在早上进入景区后,我就全程使用接驳车和电梯索道来减少时间,虽然会减少一些游玩的乐趣,但是能把时间控制住。没想到的是游玩体验并没有太大的影响,对于不愿意爬山的人也很友好,在接驳车和电梯索道的加持下,过程很丝滑。以至于完成我计划里的天子山,杨家界和袁家界才下午一点多。
在很多攻略里,不需要登高,适合徒步的金鞭溪有不少推荐。金鞭溪是一条以山间溪水为主要风景的线路,与武陵源称为“石英砂柱峰”的石柱山景色大为不同,所以也得到了很多安利。不过可惜的是,大概是因为我来的不是季节,金秋的时间恰好是枯水期,没有了山清水秀的观感。本来想最后一站游览金鞭溪,结果走了一段就放弃了,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野生的猕猴实在太多了,多到你不敢把自己的食物拿出来。
不上黄石寨,枉到张家界,所以我把最后一站选择了黄石寨,在很多宣传语里,黄石寨被成为称为张家界必玩的景点,不过我除了爬山,没有进一步的游玩,也就没有了发言权。我选择了爬上,没有坐索道上去,在登山的途中,就可以明显感觉这是最早建成的景区。在登山路上,一块小岩石,刻上几个红字,就可以称之为一处景点了。在攀爬了4588步之后,我终于登顶黄石寨,也算完成一次登山,不枉来一次武陵源。不过山顶的黄石寨大环线需要的游玩时间太长了,我估摸着景色和之前的景色会比较类似,所以我就放弃了。让我下定决心放弃的原因,还是猴子太多了。这里的猕猴更加嚣张,到了会去抢游客食物的地步。幸运的是,步行下山的路途还是景色不错的,尤其是下半段的木质栈道和深山密林,不枉这一次攀爬。相比较而言,上山的路就要枯燥很多了,不过上山下山的路都是双向可选的。
清晨的时候,我从景区的东门(标志门)进入,门口又再次被惊讶到,奶茶店,咖啡店还有连锁餐厅,让你完全不需要担心旅程中所需的物资,包括在山顶也又很多能够提供餐饮的区域。通过接驳车和索道,我很快就到了天子山的顶峰。大概是很久没有去过高山了,到达山顶的时候,微凉而清澈的空气沁人心脾。走在天子山顶,虽然没有如梦如幻的云雾,金秋的色彩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绚丽,但是周遭的石柱山显得特别的“奇”,是一种在别的上川中,没有见过的奇。如果让我来形容武陵源的景色,我大概会用“石柱”,“奇”这两个形容词。这种石英砂岩峰林的地貌更是被称之为“张家界地貌”,而在这些峰峦之间的沟壑、峡谷、溪流、瀑布、石洞,还有石桥,遍布在整个区域,绵延千里。
很多年前,去长沙旅行,同时拜访老友的时候,她对我的行程安排颇为惊讶。长沙因为历史原因,更多的是以一个现代城市的形象出现,大多数旅游的人都会以长沙作为落脚点,分别去向湘西凤凰和张家界。彼时的交通尚未如此发达,再加上行程疲惫,我舟车劳顿去了下凤凰,便匆匆的回程了。于是便留下了这个遗憾,所以这一次千方百计来了张家界。
游完天子山,随着接驳车,我又去了杨家界和袁家界,我的感受是景色有些类似,让我一下子没有了最初的激动。整体看来,如果不纠结与景点的打卡,把旅程放慢,加一些步行的时间,花2天的时间游览武陵源颇为合适。
终于在10年之后,张家界的遗憾得以弥补。